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姬府千金(1 / 2)

未朝天启元年。

天下纷争不断。

老司城郡地处边陲,凭水依山建城,汉苗杂居。几百年来地方对中央政府都是听宣不听调,地方的一切事物都由地方主政黎府处置,每每处置的还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所以就算外面战火不断,这里的百姓也都安居乐业。

这些人,日常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者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之伤心之外,未朝其他地方正在发生如何变故和不幸,他们一概不知道。

时值农历七月中下旬,老司城郡的早晚已经有些凉意了。

在老司城郡下辖地区,有个地方叫楚中。楚中被一条汾江横穿,江水两岸各有人家,住的靠水边的多是苗人的吊脚楼,城里面的多是汉民的屋宇。

在汾江的左边有条上边街,街内有个窄巷,叫做永巷,巷子里住着好些人家。在这众多人家中,有一座前后两进两出的四合院,那是本地乡宦姬云英的宅子。

姬府这几日人来人往,为着姬云英的五岁的独女姬娇娘病重。这幼女前几日在江边玩水,不知道怎么跌入江水里,吃了几口生水,又受了惊吓,回来后就不太好。姬夫人急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日夜守在床边,亲自喂水喂药,绕是这样,一点也不见好转。前几日还只是高烧,这几日人已经昏迷不醒,一时清醒了叫一声,“娘,我难受!”;一时昏迷了过去,任姬夫人如何呼唤,也没有回应。

姬夫人除了亲自照顾,别无他法,一味的催促姬老爷速速多请名医来治。

这姬老爷家中虽不甚富贵,然也是本地望族。只因他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是看书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的人物。他如今已年过半百,五年前,好不容易得来这么一个女儿,娇宠无限。自娇娘生病以来,他已经不知道请过多少名医来看,俱是束手无策,临了开一副无关痛痒的方子,请姬老爷好生照料,再无其他说法。

这天姬老爷想起之前听人说起汾江对面有户人家,叫张府,张府的老爷名叫张世,字真人,常年在山里修习,据传早已得道,已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他一直仰慕,想着哪天要去认识一下这位张老爷,畅饮畅谈,岂不美哉!苦于一直没遇上,未能遂愿。这阵子听说他已经回来,不如去撞撞运气,也许娇娘的病,他有法子。

姬老爷带了两个家仆,又携带了一些礼物,就去拜访。

等到了张府,只见大门敞开,不见奴仆。姬老爷因没有事先通知,所以先派遣了一个家仆前去叩门,叩了半日也不见人来,只得走进府院。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你是谁!”一个小女孩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里出来,正歪着脑袋看着姬老爷一行人。

她头上梳着两个发髻,姬老爷见这小姑娘虽穿着家常衣服,生的却粉雕玉琢,想必是张老爷的千金。故说: “我是汾江对面镇子的,我姓姬,特来拜见张府的老爷——张世。你可以带我去见他吗?”

“你找我父亲做甚。”那幼女仍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并不带路。姬云英见这幼女看上去比自家娇娘约莫大个一两岁,活泼可爱,想到自家娇娘已昏迷多日,不免悲从中来。

“婉意,爹叫你出来迎客,怎么还在这里。”一个男孩从后院走了出来,看上去比女童要大个两三岁。

男童向姬云英作揖道:“世伯,请随我来。”

姬老爷见他虽衣裳朴素,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是个聪慧灵巧的人。

男童在前带路,云英等人跟随。那女童人小腿短,落在后面。嘴里嚷嚷着,“哥哥,等等我。”

那男孩即刻停了下来,牵住妹妹的手。

“不知道怎么称呼小公子。”姬老爷问道。

“世伯,叫我译匀就好。”

张府的宅子不大,穿过走廊就带了小院,院子里布置的简朴雅致。张世见儿子带了客人过来,立即起身致意。姬老爷回了礼,马上说明了来意,又将小女的病情来龙去脉,细细描述了。那张世也不说话,起身就回了后院,不消一刻,人已经出来,手上拿着一个小箱子。

姬老爷本身也是洒脱之人,并不觉得张世行事有何不妥,立即在前面带路,往家中赶去。

两边镇子隔着一条汾江,来往必须要蹚水过江。江水中,人们修筑了石墩通行,碰上汛期常常弄湿鞋,现在汛期已过,水位下降,石墩都高高的露在外面。

姬老爷在前面带路,张世紧随其后。

“是跌入这汾江里吗?”张世突然在后面发问。姬老爷不得不停下来回答,“正是,小女自幼顽劣,常喜来这江边玩耍。”

“姬老爷不必拘礼,还请在前速速带路。”

说完几人又赶紧前行,穿过江边的吊脚楼,又转了几条巷子,终于来到姬府。姬夫人已经哭的双眼通红,看到丈夫带着一个洒脱肆意的男人回来,以为他又外出喝酒放纵。心中怨怼,嘴上说着:“娇儿病了这许久,这般沉重,你不去寻医,倒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