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我在古代当县官> 第134章 寿宴(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寿宴(一)(1 / 2)

天坛内的位置安排完毕,项生又来到了天坛外部。

这里的重要性比起内部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后到时候念祝词,祭天以及百官用餐的位置都在这里。

有了那张红色的地毯作为底色基调,项生很快便是定下了中心位置。

所谓中心位置,就是太后登台举行寿宴的地方。

这地方,要距离天坛内部位置不能太远,否则太后来回走动不方便,距离百官也不能太远,否则大家会听不清太后到底在说什么。

最终,项生将中心位置定在距离天坛内部大约三百六十步的位置。

三百六,算是取了一个好彩头,意为周而复始,年年岁岁都有今日的意思。

在这个位置,项生请出了祭天用的与人差不多高的青铜鼎。

原来祭天用的鼎项生觉着有些小家子气,这次也干脆一并换掉了。

这新鼎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青铜匠师所制,又送于古刹找了佛教大师颂佛开光,整整七七四十九日才完成。

算得上是虔诚之作了。

不过项生对这个庞建所报的这个数据还有有一些怀疑的。

嘴巴说嘛,谁不行呢?不过,既然是给太后寿宴用的,就权当如此吧。

放置完大鼎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环,便是祭天所用的台子。

在项生的一声令下,这祭天用的台子便是被搬了上来。

项生看到这台子,也着实笑吓了一跳。

这台子起码有十来米长,宽度也达到了两米以上。

整个台面都是采用一整个的金丝楠木所制作,极其的奢华。

台面上更是已经不知漆了多少层,晃一眼看过去,只觉得古朴异常,丝毫没有一些异样的察觉。

其重量也是不言而喻,将近二十个人来抬,都稍显吃力。

但即便如此,还是在项生的安排之下,将这个祭台给完整放置完毕。

祭台这块事项处理完毕之后。

项生再次将礼部两位侍郎的图纸打开,认真仔细的看着图上的每一笔勾描。

周奋、唐儒两位侍郎见项生如此认真的模样,略微有些疑惑。

这图上已经将所有人的位置都标注清楚了,项大人是想在图里找什么呢。

他们当然不知道,项生如此认真看着图纸的原因是在思考如何将危险因素抵在天坛以外。

现在项生无法确定是否还有一只反叛力量潜伏在宫里。

项生只能将所有能入宫的人,都当做反叛部队来进行模拟复盘。

项生现在但凡想起赵传,脑中便是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他那张因常年伏案工作而憔悴不堪的脸以及今日对自己说的,他是多么信任自己,所以才采取的行动。

没想到,受人信任居然是个这么让人难受的事。

项生有些纳闷的想到。

就在这时,天坛外面,一阵敞亮的喊声传来:“项大人可在?”

项生抬眼循声望去,左田正站在天坛门口处,微笑着看着项生。

项生赶紧上前迎接:“左公公,怎么有空到这里来了。”

“陛下现在手里事情太多,抽不开身,咱家就算是替陛下走一遭,算是过来看看诸位大人。”左田微呡着嘴唇,不紧不慢的说道。

周奋、唐儒两位侍郎也随着项生一起来到了左田身边。

与项生不同,他们在左田这里,可没有项生的这种待遇,十分恭敬的朝着左田行了一个礼,左田也是点了点头,算是承了他们的情。

“那左公公来的真还不是时候。”项生苦笑着说道。

“遇到难题了?”

“正在考虑人员问题。”

左田一笑,他当然明白项生所说的人员问题到底是什么。

随即,便是回应道:“看来陛下预料的真没错,我今日前来,就是为了告诉你,天坛内部的人员事务现在由内务府同意安排,项大人只管想想外面的人如何安排就行。”

看着左田那胸有成竹的眼神,项生大喜:“人员都能安排了?”

左田点了点头。

这两人如同打哑谜一样的对话,让周奋、唐儒有些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想着问问,但是左田在场,也不好意思开口。

“小项大人,你这边的布置如何了?”左田问道。

“回左公公的话,现在整个内厅的大概构架我已经安排下去了,不日便可以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