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堵胤锡(1 / 2)

和卢九德面对面痛哭以后,朱媺娖揩去眼泪,面容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朱媺娖感觉自己演技愈发好了,说哭就哭,说止就止。

朱媺娖看着自己的手掌心,尚有血痕,这是听闻南北太子案之后,朱媺娖面上哭泣且色带犹疑,实际上右手紧攥成拳,指甲深深刺入掌心。

南太子案是卢九德前来提及最重要的事情,在朱媺娖心底,她也不知道南北太子哪个是真是假,北太子是真的可能性高于南太子,不能否认南太子可能是间谍或者其他。

历史上南太子案最终成为南都朝廷内外矛盾的导火索,并最终点燃了左良玉的野心,间接导致整个江北防线崩盘,满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是不争的事实。

请注意北太子案(甲申年九月)、明清议和(甲申年腊月)、南太子案(弘光元年二月)三者间的时间顺序,简而言之,北太子案在时间上有可能在甲申年8月份清廷就已经拘捕了北太子,为何拖到明清议和接近结束时才结案,对出面指证北太子为假的多人缘由不明的大规模封赏是为了什么?南太子整整半年不出现,为什么偏偏在北使团了解了清廷宣布北太子为假并处死后的官方宣告后才突然出现?要是北太子是假的,历史上坤兴公主突然抱着一个陌生男人哭是为什么?出面指证的袁贵妃为何能死了又活?欢迎大家探究我大清是如何创造历史。

以及最为重要的——清豫王入南都,即问崇祯太子安在。乃召王之明与同坐,指语降臣曰:『此真太子也』。为什么满清亲王多铎能比大明学士王铎更清楚崇祯他儿子长什么样?大概是在梦里见过吧。李清认为南太子是北方间谍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倘若将南北太子案视作一个整体,南太子案无论时间、人物和情节确实处处透着诡异。

但这不代表南太子就是假的了,这种事情如果不亲眼看一看,谁知道是真是假。

弘光政权看起来不会弄出一个“顺公主案”,卢九德一见公主,就跪而哭泣,确定她的身份,连声口呼“公主”、“公主”,又听闻定永二王俱失于乱军,其下皆落泪不止,朱媺娖亦随之落泪痛哭,卢九德又称左懋第为左侍郎。

虽然觉得可能性不高,但朱媺娖还是微微放下心来,说实话,从顺军手里得到公主皇子下落,真实性要高的多。左懋第当初确实不认识朱媺娖,但他认识定王。

卢九德复问朱媺娖在顺军这里的待遇如何,顺军可有失礼之处,朱媺娖明白是隐晦的问自己是否有失节之事,她同样隐晦的表示从来没有顺军将领单独见过自己,其皆以“公主”称呼。

卢九德稍稍松了一口气,公主没有失节最好,就是失节了也要想办法迎回去。

朱媺娖对卢九德还是很警惕的,卢九德也算是朱由崧的心腹太监,没想到会把他派过来。可能也是因为南太子案给弘光压力太大,必须做些什么才行,迎回坤兴公主也算是一件不错的成绩,至少也能当一个面子工程。

接着朱媺娖和卢九德聊了一会儿,当朱媺娖问及关于顺军所说的招抚事时,卢九德也面露难色,顾左右而言。朱媺娖心下一沉,心知没了联虏平寇,可从情上来说朱由崧和顺军有杀父灭门之仇,理上来说明顺为国仇,笑看顺军和清军血拼才是正理,可惜天下事哪里能够称心如意,顺军不蠢,满清也不蠢。

朱媺娖面色依然不变,收下卢九德奉上的公主服饰,送卢九德和左懋第商谈。

朱媺娖凝神细思,却不想卢九德和左懋第那里才吓她一跳。

“左侍郎可曾受什么委屈?”卢九德亲切恭敬的问。

左懋第摇头:“并无,流寇对我尚且恭顺。只是公主之事……”

卢九德看左懋第犹疑不决,静心等待,躬身细听,左懋第一咬牙,还是开口了:“公主姿仪冠代,我尚未见胜于公主者,更况贼寇乎?自甲申过后,先帝独剩一女,何人不怜,岂能置身贼穴。稍有不慎,恐有不忍言之事,还望陛下早日迎回公主安之。我暂不能归,还望公公于朝堂美言。”

“是矣,是矣。”卢九德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想办法迎回公主。

而公主现在在干嘛?她在和左懋第口里的贼寇喝茶聊天呢。

“现在天气炎热,阿济格不南下也是好事,只是你们适应的了南方的气候吗?”朱媺娖打着扇子和李过喝凉茶,现在她被转移到了荆州城,李过在襄阳憋了一个多月,死活等不来阿济格后,又听说南京那里派人来了,就也骑马来到荆州城商议。

“还好。”李过也拿扇子给自己扇风,他不看朱媺娖,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在那里不断灌凉茶,“当初也待了不少日子,习惯了。”

“湖广还好,两广你可千万别去。”朱媺娖担忧的看着他,害怕他重蹈覆辙。

“可事情不及,去哪里还能挑三拣四不成。”李过无奈的看着朱媺娖玉一般的脸颊,想起什么一样问:“你脸上的伤痕好了?”

朱媺娖抚摸侧脸,面色复杂:“……嗯,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