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诗词(1 / 3)

朱媺娖感觉有些尴尬,她身边的朱慈烺也很尴尬,毕竟这是大顺的宴会,他们来干什么?

朱慈烺现在是大顺宋王,定永二王是大顺的公爵,而大顺的爵位还不像后来的南明和现在的满清,含水量十足,现在京城大顺爵位最高的是汝侯刘宗敏,李过也不过是毫侯。

所以现在无论是朱慈烺还是定永二王,位置都在大顺众将之上,而且安排宴会的牛金星怎么也没想到朱媺娖也跟着朱慈烺来了,都没安排朱媺娖的位置。

李过让自己来干嘛?朱媺娖很无奈,她只能蹭朱慈烺的桌子,在朱慈烺下首挤挤坐下。

环顾四周,朱媺娖发现自己是这里唯一的女眷。正好这个时候李过也瞅着她,朱媺娖瞪了他一眼,就扭过头去。

刘宗敏在那里低声笑,他一直感觉朱媺娖和李过有一腿,就是现在没有以后也要有,刘宗敏觉得便宜李过了,可惜他不能向李自成讨要朱媺娖。

朱慈烺忧心忡忡,作为家中长子又是明朝太子的他自觉要在国破家亡之际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但最近他所见过几个顺臣对朱媺娖的态度,让他为朱媺娖的未来心忧。

靖康故事言犹在耳,可朱慈烺无可奈何,无计可施,他做不到像父皇那样害怕妹妹失节就提前杀死妹妹,他也没有办法接受顺将对妹妹暧昧的态度。

李自成走了进来,大顺群臣皆行礼,定永二王不知所措的看向朱慈烺,朱慈烺紧紧握住朱媺娖的臂膀,不让她行礼。

朱媺娖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哥哥,朱慈烺想多了,朱媺娖真的懒得跪拜李自成,一年不到丢中国北方,比一枪不发丢东三省还恶劣。虽然京城难守,也确实守不住,但荥阳刘邦之危、官渡曹操之难、李世民洛阳之围、朱元璋洪都之守,有时候即便局势再艰难,都是不能退的,退一步,可能就是步步退,最后总崩。

刘备为什么在夷陵之战后一步不退,哪怕死都死在白帝城呢,不就是因为如此,他不能退,哪怕死都不能退,因为不退哪怕是死了都还有翻盘的可能,但退了就是活着也早晚一死。

昔人失却榆关险,腥秽中华千古羞。

定永二王见自己哥哥姐姐都未站起,自己虽然胆怯但也不敢乱动。

李自成看宋王兄妹都没动,倒也没说什么:“都坐下,都坐下,不用多礼。”李自成在某些方面确实干的很不错,至少上朝群臣都有座位。

朱媺娖和朱慈烺都没有动自己面前的酒菜,本来没有朱媺娖的,仓促之下才安排了座椅碗筷,也多给宋王上了几道菜。

年纪尚小的定永二王还是要吃的,朱慈烺看了他们一眼,没有说什么。

酒酣胸胆尚开张,作为前朝余孽的朱慈烺兄妹自然不值得这份热闹。但刘宗敏迫不及待,他大声表示最近心有所得,偶得一诗,要说与众人听。

殿内叫好声一片,李自成饶有兴趣的说:“捷轩,你有什么大作,说出来让额听听,额绝对不笑话你。”嗯,大顺这些武将的文学素质,李自成很清楚什么样。

刘宗敏高声吟诵,尤其是那句“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殿内叫好声一片,牛金星连连夸赞:“看不出来汝侯还有如此文采,我们都只能自惭形秽了。”

李自成都大惊失色:“哈,老刘你怎么这么有文采了?”

“陛下,额最近读《史记》,也有些心得体会,还专门赋诗两首,说与陛下听听。”李过也举杯说。

“好啊补之,之前让你看书你还看不进去,怎么现在有兴趣了?”李自成很高兴:“说来听听。”

李过站起来:“额最近读了陈胜传,写了一首。”他念诵《读陈胜传》。

“好。”李自成一拍桌子:“这首也不错,想不到我老李家还能出一位诗人。”

“还有一首更好,陛下。”李过继续念诵《鲁连台》,那句“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一瞬间朝堂都静默了。

“好诗啊。”李自成喟叹道:“没想到补之你进步这么大,都能做出如此佳作。”

所有人都意想不到一副大老粗模样的李过能做出如此佳作,当然是佳作了,屈大均可是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

看下面气氛热烈,李自成也有了兴趣:“之前额在盘龙脚下行宫的时候,也写了一曲临江仙,念给你们听听。”

李自成吟诵他的《临江仙·过米脂行宫》:“横空米脂谁能忆?盘龙脚下行宫。梅花二度榭台红。顶炉献美酒,王道古时风。

一朝坐上真龙椅,江山难料峥嵘。红颜总会去英雄。角逐山海后,敢闯岂能赢?”

朱媺娖听李自成这么一首诗词,着实一愣,就跟李白的“明断自天启”一样,那句“红颜总会去英雄”让她莫名想起了吴三桂、陈圆圆的冲冠一怒为红颜,虽然吴三桂那个玩意绝对不是一个美女就能左右的,但从那些无聊但出名的野史来看,陈圆圆这个红颜去了李自成这个英雄,同样角逐山海关之战以后,李自成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