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谢道韫(1 / 2)

“男尊女卑,非道家思想。道教中讲究阴阳平衡,男子女子都可以成仙,并无上下之分。”上官婉儿思索道:“本朝儒释道三教并举,但是道教为国教。所以本朝才有那么多女冠诗人。”

太平公主眸中迸发怒火:“欺压女子若此,真想命人把他们杀个干净。”

清朝

贺双卿正在家中休养,如今服用了一些按照天幕所说制造的药物,有了些许效果。而且,宫中也派人给了赏赐,所以如今她的生活不担心吃食。这些天,她每次听到天幕的时候,总是心中颇多感慨。

既羡慕天幕中别的年代的女子的生活,又为如今这个世道非常不解。在看到唐朝女冠之前,她从未想到女子也能活得这么肆意。而且,汉朝的女子再嫁也是常事。可如今,别说再嫁,守寡都有各种讲究,就是为了有一座贞节牌坊。

“原来历史也有这么多相似之处。”

贺双卿上学并不久,好多典故和历史并不知晓。看多了天幕之后,她所思所想也不局限于困住她的这方小天地。而是,朝代由盛转衰,兴亡之道。其实,身为百姓,活着就已经是很艰难了。乱世中,国家已亡,百姓的命运也就跟着颠沛流离。

“如果能像蔡文姬和谢道韫一样,有更多的书读就好了。”贺双卿打算拜托舅舅,去买更多的史书回来。

如今,她手上有了赏赐,至少还有些余钱。按照天幕所说,她原本活的不长,那现在每过一天都是多赚的。原来,她哀叹于生活之悲惨,就连活下去的每天都很痛苦。可是,现在有天幕陪伴,开阔视野,她想要活的更久,看到更多的书。

看到秋瑾曾在女校教书,贺双卿心中也很意动。原来,她就教过韩西识字,等她身体好一些,找一些附近的女童教她们认字。有更多的女孩可以读书认字,知道历史兴衰。那么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吧。

而这些天,守望门寡的年轻少女发现自己抄写佛经的时候,总会想到天幕中的女子之事。如今,她又听到秋瑾所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尽管,她不是特别明白。可是女子要强健体魄,读书以明智,还是深深震撼了她。

裹脚的话,她也裹了,当时痛的下不来床。她小的时候,最是顽皮,还曾爬树,惹得父母升起。可现在,她走路都是只能慢慢的,偶尔走快了,总是痛的出汗。可是,若是刚刚裹脚,放开还能恢复。她如今这个年纪,就算拆了裹脚布,又能怎么样呢?

她不知道晋朝离如今到底是多少年。可是,她深深明白,秋瑾那个年代肯定在她之后。于是,她的心中也不由泛起痛苦。如果我能晚生几百年,那该多好?而这离经叛道的想法,让她自己都有些吃惊。

“现在有什么不好?吃喝不愁,也不用管家。没有丈夫打人,不过在院子里待着。”

可是,她记得每每数佛豆数到深夜,时间过得怎么这么慢。记得接到死讯,得知后半生要守望门寡的心情。唯有每次看到天幕的时候,才会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明朝

朱棣已经将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目的就是为了亲自守住边疆,守住他的大本营。而且,如今南北不均衡,南方一直作为割据之地的首都非常繁华。然而,北方却被人看做礼仪不通之地。如今好不容易一统天下,若不能守护北方,挡住蒙古,那么偏安一隅又回到宋朝。

此时,他已经亲自四次征战蒙古。这次征战结果也算顺利。可是,天幕却又说起几百年后,强敌环伺。更让人恐惧的是“灭族亡国之际”。手下已有文官计算东晋距今多少年。

“东晋距今一千零三年。不过,王凝之应当死的更早个一二十年。”

朱棣心中仍有顾虑,若是明朝延续到五百年后,那是蒙古又崛起了?还是有哪个国家攻打了本国?郑和之前已经下西洋了六次,如今寻访了不少国家。可是,从国力和军力来看并不如明朝强盛。有的地方尚且茹毛饮血,而有的地方倒是可以沟通。

“让太仆寺少卿绘制下目前发现的各国图志。对了,明日让郑和进宫一趟。”朱棣心中仍旧不解,但是打算将全球国家都拿出来好好参量一下。

太子朱高炽担心父皇还要打仗,目前四征蒙古已经花了不少钱了:“父皇,这事也可慢慢议。还有五百年呢。”

朱棣道:“就是知道还有五百年,我才更烦闷。若是就在附近年代,那你爹我还能打仗。老二也能打仗。可是等到五百年后,这些将士都死了多少批了。子孙不成器,竟然有亡国灭种之祸。”

“父皇,你也不用拍桌子。”朱高炽道:“都五百年了,这都多少代子孙了。”

清朝

之前听到五石散的时候,乾隆还不以为意。毕竟,他根本不相信丹药,将雍正时候的僧道全都赶出宫外。可是乾隆听着天幕所说一千五百年后,不由觉得悚然。

今天陪着他的官员不多,和珅早已跪了下来。而等人汇报上来,东晋离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