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谢道韫(1 / 2)

【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为谢道韫选择夫君时,最先看中的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但听说王徽之不拘小节,又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不过,两人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王凝之书法不错,擅长草书和隶书,而且位高权重,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和会稽内史。但是,他平日迷信五斗米教,平日踏星斗步,拜神等。

不过,说起王羲之,也说一下他的儿子王献之。这也是个婚姻悲剧。王献之本来与郗道茂成婚,两人非常恩爱。但是,新安公主看上了王献之,硬生生逼着他离婚。而郗道茂被迫离婚后,其父亲已经去世,只能投奔伯父家,未能再嫁,郁郁寡欢而终。】

东晋

此时正为侄女们安排婚姻的谢安看到这里,不由叹气。本来他这时候,也考虑王凝之了。但是,没想到令姜和他并不相合。看来要不要,组织一场诗会,让令姜看看再说。不过,王献之也是可惜,他本就才华气度超凡,比哥哥王徽之更加杰出。而且,论书法,他与父亲王羲之出于蓝而胜于蓝。

“伯父,原来你最中意的是王凝之呀?”谢道韫笑道。

“论才华,凝之并非王家最优,但是我原本考虑他作为夫婿来说应该不错,而且年龄也跟你合适。只是,没想到你并不喜欢。”

“若是谈玄,我倒也不抗拒。毕竟,清谈也可当官。不过,看后来发展,应该是不止谈玄,而是全然相信。”

而这事对于郗家来说更是晴天霹雳。本来,郗家已经是名门望族,然而兵权被桓温所控,郗家后趋没落。如今,两人的婚事已经定了,却后来又被公主所霸。虽然不知道新安公主是哪一个人,可刚好桓温也有个次子,也是尚了公主。

“那这个婚事还要怎么继续?若真的之后为父死了,你孤零零一个人,我于心何忍。”

郗道茂一时间也是哽咽不能语,天幕中已经说了两人婚后恩爱。而自己和王献之本来就是表姐弟的关系,王羲之娶得就是郗家的姑娘。可是,两人恩爱却也抵不过皇权。

王献之得知天幕之事,却立刻上门拜访。婚约在前,王羲之当年为小儿子向郗道茂求婚,也专门写了帖子。而且,两人身为表姐弟,本来就少年相识。郗父死后,郗道茂却被迫离婚,哪怕是非要论和离,哪有将已经没娘家的妻子和离的?

看到王献之上门,郗昙自然是欣慰的,但是也替女儿担忧:“皇权逼威如此,只怕日后再出现此事……”

王献之拜服道:“正因如此,道茂这时嫁过来,本就合情合理。如今天幕都在说,那位公主虽不在意王家和郗家,总还要脸面的吧。就算是陛下,此刻恐怕也不会再强迫。”

明朝

万历皇帝也不禁叹息,彼时是公主可以强迫嫁入世家。而本朝担心外戚干政,故而都找平民婚假。皇帝取妃子倒是好说,但是公主嫁人可就难了。他亲妹妹永宁公主最近就打算选驸马,虽然自己已经派太监去选取消息。毕竟,不选世家,皇帝哪里知道平民哪有优秀男子?

冯保汇报说:“这么多驸马中,梁邦瑞颇为优异,不仅家境不错,而且人也踏实可靠。”

若没有天幕之事,万历皇帝可能也就应了。可是,出了天幕的事情,他却不心安了。因此,不仅没有当场表态,万历皇帝还打算再另外找人去探访一下这梁邦瑞。当然,后续得知梁邦瑞已经命不久矣,公主嫁过去估计就要守望门寡。这又是后文了。

汉朝

彼时,公主们的婚配对象都是列候为主。大家哪怕一嫁,二嫁或者几嫁都无所谓。不过,却不怎么有强迫婚嫁的。毕竟,那个时候嫁公主也想让女儿继续过尊贵的生活,公主们的婚嫁和政治利益相关。婚假也是要看很多方面的,比如门第,才貌,姻亲等。

汉武帝就在考虑自己姐姐平阳公主的再嫁之事。因平阳公主曾经嫁过两次,如今已经守寡。如今,从候位和年龄来说,和平阳公主合适的正是卫青。而姐姐平阳公主对此事并不反对,汉武帝自然也乐得做媒了。

“我娶了卫青的姐姐,如今他娶了我的姐姐,那我们也互为连襟了。”

卫青自然也没有反对意见。卫氏家族因卫子夫和卫青迅速崛起,从原来的奴仆成为新的贵族。他们的兄弟姐妹都升官或者高嫁。其中,卫少儿先是与平阳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后来的名将霍去病。之后又与西汉开国功臣陈平曾孙陈掌私通,汉武帝于是为卫少儿和陈掌赐婚,婚后陈掌立刻就受到汉武帝重用。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这首诗也是谢道韫保存下来的最后一首诗。这首诗讲述了谢道韫对于泰山的赞美,还有喜欢自然,忘记俗世纷争的愿望。而谢家后人谢灵运也是创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