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蔡文姬(1 / 2)

唐朝

洛阳西北,如今这里不过一个破落的园林遗址。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有山水丝竹,有数丈高的珊瑚,有珠宝美人交相辉映。前来缅怀的杜牧两人,本就是来寻找当年金谷园遗迹。

听到天幕中,这句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两人所见之景万分契合。

“当年,石崇在这里也曾宴请宾客,如今不过断壁残垣。”

“还有那绿珠在此坠楼而亡,令人可歌可叹。”杜牧叹息道。

西晋时,曾有一个傻子皇帝司马衷。其皇后便是贾南风,在她当朝时,其家族也同样显赫。而石崇敏捷聪慧,凭借家族进入仕途后,升迁很快。而后石崇搭上了贾皇后的侄子,积累巨额财富。

《晋书》记载:“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不过,他当时宴请丞相王导,让美人给他敬酒,若不喝,就将美人杀死。看其对美人也没有什么怜惜之情。”

“王导对司马家忠诚,他当时依附贾皇后的权势,这也是给王丞相下马威。后来八王之乱后,他还认不清楚形式,明知贾皇后已死,偌大家财不过他人盘中餐。那孙秀虽是要绿珠,被他拒绝后,夷其三族。可绿珠也不过由头罢了。”

“等你回去,要不要为绿珠作一首诗?”好友笑道:“要不是你拉我来,倒是错过这番忆古之思。”

杜牧心中早就感慨此事,等回去后,写下《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南北朝

一个小院子里,刚经历丧子之痛的妇人正在家中休息。邻居妇人前来探望她,给她带了几个鸡蛋补补身子,又来劝慰她。看到天幕中,蔡文姬离开儿子,归家却只看到白骨。丧子的妇人又痛哭起来,邻家妇人想起最近常去的寺庙,用听来的佛经劝慰她。

“此生受苦,是为了下世积福。唯有看破这红尘,为自己的来世修行供奉才行。”

一旁丧子的妇人喃喃道:“如果我在佛祖面前供奉,那我的儿子下辈子还能转生回来吗?”

“他虽然不能回来,但是你给他积德,给他念经往生。他能下辈子投个好胎。”

妇人心如死灰,听到这话,眼眸亮了起来:“只要他能再投个好胎,那我不管念经还是供奉,都要做。这辈子我算是过够了。”

佛教虽然是新传进来的,但是在这种政权混乱的年代,对于平民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年头就算是皇帝太后公主,可能眨眼间就成为阶下囚。而平民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热,今天是这个国家,转眼间又换了一套皇帝,换来换去,生活总是深渊。

因为今生太过痛苦,所以只能期盼下辈子。佛教修来生,这生受苦是因果,而只要虔诚念经供奉,下辈子就能投个好胎。

清朝

守了望门寡的年轻少女,自从换了暗色的衣服,每日能做的事也不过就是捡佛豆。家境不错,所以不需要她干活,但是需要她不能丢了脸面。不能出门,又不能聊天玩闹,所以她每天早上上香,抄写佛经,下午就开始捡佛豆了。

而管理家庭还有大儿媳妇,她这个小儿媳连丈夫都去世了,自然也要避人了。可是这些日子,听到天幕后,她的心里却有越来越多的疑惑。而到了现在,听到蔡文姬的经历,她的心里更加疑惑。

“这种嫁了两次的女人,若是死了,不是要被阎王爷判决锯成两段吗?”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不守妇道的女人,还会被天幕夸赞?”

再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就算她满是才华有什么用?她的心里很为自己能够坚守忠贞感到骄傲,而且就连一直黑着脸的婆婆,每每看到她,也要说佛经抄的好。

门口的妇人听到声音,探寻的目光扫过来:“少奶奶,你是有什么吩咐吗?”

她下意识的坐直了身体,脊梁挺得更直:“我在念经呢。”

妇人巡视了一下,仿佛接受了这个借口,悄悄消失了。这种打量感并不陌生。有天,她走的急了,脸上红扑扑的,都让婆婆疑惑,命人检查她是不是擦了脂粉。良久,婆婆的脸色才缓和了一点。那天她也是这般,屏着呼吸,接受着一切的质疑。

每拣一粒豆,便宣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她仍然按照之前的每一天的步骤做着,可是耳朵却还是仔细地听着天幕中一切。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在蔡文姬回到家中以后,曹操将她嫁给嫁给董祀。这也是此处,托命于新人的所指。然而嫁人以后,她心里也一直存在忧虑。我很为文姬不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