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抗战之重整河山> 第1423章 全面重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3章 全面重建(1 / 2)

海森堡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超级空中堡垒的大轰炸中覆灭,大量的研究资料被焚毁,梅克伦堡在联合**主要将领眼中的价值已经大大降低了。

希姆莱率领剩余的几十万党卫军和国防军向联合**投降。

但是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都没有理他,在两位将领的眼中,希姆莱已经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了。

在战争期间,希姆莱曾经领导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大肆屠杀犹太人和普通民众,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罪大恶极。

柏林政府投降之后,希姆莱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美军第七装甲师使用了脏弹。

不仅杀死了几千平民和千余美军士兵,使得一座城市遭受核污染,方圆几百公里成为一片死地,最后让欧洲这片土地上出现了5000多名原子病患者。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已经成立,希姆莱的这些罪行加在一起足以判处死刑。

虽说研究基地遭受了毁灭性的轰炸,但是谁都不能保证设在地下的研究所里的所有资料都已经毁坏。

希姆莱投降之后,美军和苏军进入了梅克伦堡。

在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下,一些部队穿着简易的防护服在原海森堡研究基地的位置上开始挖掘工作。

他们中间有苏联人也有美国人。

研究基地内部储存着大量的核材料和部分研究半成品,它们的封闭状态被轰炸时的冲击波和倒塌的钢筋混凝土破坏了。

如今正在向外界释放放射性物质。

核辐射的强度虽然比不上遭受脏弹攻击的加尔茨,但人若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放射性环境中,寿命会大打折扣。

只不过为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核武发展,这些最普通的士兵不得不承受巨大的风险。

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在现场外围远远的看了一会儿,然后不约而同的离开梅克伦堡。

前者返回柏林,后者直接去了莫斯科。

庄园会谈虽然绝密,但会谈之后英美法等国的动作很大。

有心人能够从这些大动作中分析出非常多有用的信息。

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走向联合了,伟大的布尔什维克也必须提早准备。

朱可夫和罗克索斯基等前线将领被召回了莫斯科,当面向斯大林同志报告德国的情况。

斯大林同志及布尔什维克的最高层将根据将军们的报告,确定接下来的驻军方案。

连年的战争使得布尔什维克国内的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大量的青壮年从军或死在战场上,使得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

人才、科技和国家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以军事科技为主的重工业上,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尽管已经取得了反侵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但是留给克里姆林宫庆祝胜利的时间并不多。

他们必须尽快将精力转移到国内的发展上来。

同时,又必须在激荡的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巩固大国地位,谋取战争利益。

国内和国外同等重要,不可偏颇,否则就容易出大问题。

斯大林同志清楚,此次世界大战也几乎耗干了大不列颠和高卢的国力。

如果参与国际竞争的是这两国的话,那么克里姆林宫自可高枕无忧。

可令人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中夏由于较早的结束了反侵略战争,民族得以复兴,经济高速发展。

因战争损耗的国力已经基本弥补起来了,并且正在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中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广袤的国土,大量的人口,一旦走上正确的发展之路,其势头毕竟迅猛无比,无人能挡。

苏维埃与之比较有着巨大的差距。

合众国的国力虽然比不上中夏,但是其加入战争的时间短,本土又没有遭到法西斯的荼毒。

战争初期,大量的欧洲人才逃亡美洲,增强了合众国的实力。

其国内一直在稳步的向前发展,借着世界大战的这几年,经济实力已经远超欧洲。

甚至经济总量比英法等西欧国家的总和还要大。

最后的结论是,

在三极世界舞台上,苏维埃的实力暂时落于下风。

克里姆林宫自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斯大林同志也因此而焦急。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中夏与合众国的矛盾似乎愈演愈烈。

“希望他们之间能够爆发一场战争,哪怕是一场小规模的冲突也是可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