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祁纪(1 / 2)

时间飞逝,转眼已到了腊月十二,为期三天的东宫论学于这日正式开始。

东宫宽阔的前殿里,以孙介和刘密为首的五位大儒上座,又有南北名望之士和太学生八十人列坐两侧观听。在祁峥的巧妙引导下,论学由元德帝给定的经学议题开启,几位大儒先就经义本身各抒己见、激烈辩论,接着便以过往历代之治国实践辅以说明,又顺势谈及了当今国是民生,最后,三个议题竟都以是否需要新政改革结了尾。

论学结束后,太子祁峥作为发起者和主持者,其仁厚聪敏、礼贤下士之名再次传扬士林。而对于新政的讨论更是热烈,尤其是其中减徭役、推恩信等直接关乎民生的主张,连普通老百姓都开始谈论。

元德帝知道后,龙颜大怒,下旨严查民间议论,以妄议朝政为名,抓捕了一大批读书人,试图威慑天下,结果引起朝野和士林的巨大不满和反弹。以右相周邦衡为首的半数朝臣及以国字祭酒为首的太学生联名上疏,要求释放被捕的无辜文人。太子祁峥因此被元德帝责令闭门反思。

双方的对峙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二,西北边境突然传来大捷报——大梁百姓心中的战神戚将军带领八万戍边将士以少胜多,大破胡人右贤王部,杀伤胡人骑兵三万余骑,缴获牛羊等数十万头,又一次威震塞外!

右相周邦衡于是带领群臣再次上疏,言边疆大捷,举国同庆,又值年关将近,请求释放被捕人等。元德帝早已被此事逼得烦闷无比、龙体不豫,便也借着这个台阶准了奏疏。狱中的文人们总算在小年夜前回了家。

吟鸢也是到此时才明白,祁峥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举办论学。

“戚将军是不是马上还会有新的行动?”上元灯节的第二天清晨,吟鸢忍不住问了一句。

尽管新政一事已然是大势所趋,但以左相顾徳钧为首的晋王党仍在想尽各种办法曲解诋毁新政,又指示言官弹劾多位新政派官员,硬生生将此事拖过了元旦,又拖到了上元节休沐。

祁峥这天的心情显然不错,笑了一声答道:“前线的事瞬息万变,又岂是我能预料的?不过,该来的总会来,舅舅胸中自有乾坤。”

话说完时,屏儿和瑶儿已帮他戴上了金冠,系好了玉带,祁峥转头看了看床上拥被坐起的人,又补充了一句:“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惊喜。”

他这话很快就应验了。

上元节休沐结束后第二天傍晚,吟鸢正在佛堂里抄经,屏儿一阵风似的推开门冲了进来:“太子妃,太子妃!少爷立大功了!立大功了!”

“什么大功?快详细说!”吟鸢放下笔,立刻问道。

“殿下刚刚收到消息,边疆又有捷报!”屏儿努力克制自己的兴奋,汇报道,“说是胡人主力想趁大梁灯节放松警惕时搞偷袭,结果反而中了戚将军的埋伏,大败而归。咱们少爷带着一队骑兵追击胡人五百余里,生擒了胡人的一个大头领,叫莫、莫什么的!”

“莫涅达贺?”吟鸢问。

屏儿:“对对对,就是莫涅达贺。”

“是胡人的左贤王!”吟鸢一下站了起来,这回顾璟真是立了奇功了,现任左贤王莫涅达贺出了名的英勇善战,本该是毫无疑问的下一任大可汗。

“少爷太厉害了!以后看谁还敢欺负太子妃,让少爷回来给咱们出头!”瑶儿也欢呼起来。

吟鸢听了她这话也笑了,以前顾璟虽也立了些战功,但总归不够闪亮,在京里宫里这些远离战争的人眼里,不过是依托了顾相公嫡长子的身份才捡的便宜,可从此以后就不一样了,顾璟凭自己的本事建立了威望,是大梁冉冉升起的又一颗将星!

高兴过后,屏儿又问:“殿下前两天说的惊喜就是指少爷的事么?”

“他又不是神仙,哪能算到这样的事?不过,他应该是知道戚将军要在此战中重用哥哥。”吟鸢失笑道,又叹了一声,“这下,新政的事就没有人可以拦得住了。”

然而,事情却在几天后出乎意料地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收到捷报后,右相周邦衡便连续两天在早朝时提出新政的事,得到了半数臣工的附议,太子祁峥也罕见地直接进言请准。而晋王一派,虽然顾璟立了大功,但说到底都是戚将军的部署,因此顾相公只是面上有光,实际话语权却反而弱了,一部分墙头草也隐隐倒向了太子一边。

元德帝在御座上沉默许久,他本就忌惮戚家,这么多年一直在削弱戚家以及戚家的联姻世家在朝中的势力,可他动不了戚北山,大梁自他继位以来一直缺将星。偏偏戚家还给他送了个好儿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韬光养晦,等他意识到不对要剪其羽翼,已经晚了。

要是顾璟早几年出现就好了,元德帝叹了口气,深感无力,最终还是迫于压力,答应了试行新政,令右相拟出具体章程来,择日再议。

可就是这择日二字出了问题,还未待周邦衡提交新政具体条陈,千里之外的江南突然传来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消息——堂堂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